如果房产税的开征,既符合增进全社会和每个纳税人利益总量的终极道德标准,也符合现行之税法,宪法等,那还会出现什么争议呢?问题是,二者往往冲突或者错位。
1919年,由古德众议员起草的预算与会计法,即著名的古德法案,于同年10月21日在美国众议院以285:3的绝对多数,获得了通过。财政决策机构由八人组成,包括市长、总会计师、市政委员会主席和五个区的区长。
这时,纽约市的预算原则还是以支定收。1911年,纽约市政府花费10万美元,举办第一次市政府财政预算展览,一个月之内就有约100万纽约人赶来参观。例如,在1898年,纽约州议会就发现,纽约市的财政预算没有包括道路建设资金和债务管理,从而导致这种预算既不完整准确、又不及时。而纽约市政研究局正是美国今天大名鼎鼎的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的前身。在预算改革者的推动下,纽约市在1908年推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份现代公共预算。
预算制度改革可以使普通民众也和社会精英一起,成为民主管理的主体。当然这份预算还很粗糙,只有市政府的四个主要部门拿出了分类开支计划。(作者:广东宝来德资产管理公司董事兼总经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学博士研究生) 进入专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 信用体系 。
这些企业的不法行为严重影响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信程度。按照我国目前的机构设置,能够掌握企业相关信息资料的部门和机构主要包括:公安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商务部门、税务部门、海关、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保险业监督管理部门以及保险机构、证券业监督管理部门以及证券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有些企业为了逃避税收,人为编造收益远低于实际的财务报表,但这样做却影响了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的能力。中小企业为何陷入融资困境? 我国中小企业绝大部分都是非公有制性质,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和内源融资,极大地制约了企业发展的速度。
中小企业在我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风险防范的角度,阻碍了中小企业的信用融资渠道。
截至2010年末,全国工商登记的中小企业超过11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3400万个。(3)资本市场信用严重不足,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制定有利于大股东的分红配股等手段,不断蚕食小股东的利益。事实上,我国众多的政府部门、商业机构以及中介机构均掌握着数量不同、种类各异的企业信息,只是由于缺乏相互协调的机制,难以形成有效的信息资料库。此外,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私营性质使得银行的放贷更加谨慎。
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渠道,占中小企业融资总额的98.7%。此外,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约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是维系社会经济生活正常秩序的道德准绳。中小企业管理基础薄弱,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关联交易复杂,财务管理不健全,信息透明度低,资信不高,银行因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不对称而不愿放款。
(2)银企之间陷入信用危机,一些企业利用不规范的破产、分立、兼并、合并、拍卖、出售、重组等方式逃债,利用多头开户、坐收坐支现金等方式逃避银行监督,严重影响了银行贷款的安全性和银行的利益,致使银行对企业的放贷愈加审慎。建立和健全信用体系和信息体系,必须由政府牵头建立中央数据库,监管部门和企业(包括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参与,实现资源共享。
四大国有银行也早在1998年就开始相继成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按照我国目前的机构设置,能够掌握企业相关信息资料的部门和机构主要包括:公安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商务部门、税务部门、海关、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保险业监督管理部门以及保险机构、证券业监督管理部门以及证券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
建立全社会信用制度是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和基本内容之一。例如,国务院于2006年10月5日建立了专项资金,由国家财政预算安排无偿资助或贷款贴息等。上述资料经过归纳整理,可以形成可靠、规范的信用信息,为信息所有者和使用者提供便利。从风险防范的角度,阻碍了中小企业的信用融资渠道。中国人民银行已设立了征信局,但目前其作用很有限。然而,资金缺乏已成为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而信用较差的企业,则只能获得较低数额、较高成本的资金融通,甚至被拒绝资金融通。因此,银行普遍倾向于向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批发,而不是向中小企业零售,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加大。
2009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了创业板,但其进入门槛很高,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比平均不良率高出约50%,信用信息不对称及贷款质量差严重影响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截至2010年末,全国工商登记的中小企业超过11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3400万个。中小企业为何陷入融资困境? 我国中小企业绝大部分都是非公有制性质,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和内源融资,极大地制约了企业发展的速度。
建立和健全信用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突破口 各级政府、监管部门近年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采取了多项措施和政策。有些企业为了骗取贷款,编造了收益远高于实际、财务结构远优于实际的虚假财务报表。监管部门陆续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鼓励和引导各类商业银行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这是因为,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兼备中央银行和中央政府职能部门的双重身份,但它实际掌握的信用资料极为有限。
要解决上述问题,关键在于建立和健全信用体系和信息体系,甄别和控制信用风险。中小企业在我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长期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投资者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认为中小企业的资产质量差、市场信用差,以及抗风险能力弱。我国当前的信用缺失状况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1)商业信用呈萎缩状态,企业之间款项拖欠严重,逾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十一五时期,中小企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400万个以上,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已成为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这些企业的不法行为严重影响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信程度。
即使在管理较严格的上市公司中,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仍非常突出。有些企业为了逃避税收,人为编造收益远低于实际的财务报表,但这样做却影响了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的能力。这才是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融资额度的根本之道。如何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已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作者:广东宝来德资产管理公司董事兼总经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学博士研究生) 进入专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 信用体系 。建立和健全信用体系和信息体系,必须多方合作、实现信息共享。
鉴于评估成本和企业性质问题,银行倾向于批发而不是零售。当然,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只是帮助企业融资的外在条件,关键的内在条件是企业本身提高经营业绩、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提升自身的信用等级、增强抗风险能力等。
就中小企业的信用而言,由于股东之间的关联关系、逃避税收的动因、个人利益的直接关联、过度重视短期利益等原因,造成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很低,很多中小企业公开提供的信息与实际差异很大,可信程度很低。此外,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私营性质使得银行的放贷更加谨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